最新动态

资治通鉴:闲聊,如何通过读历史,找万物的本质规律!
发布日期:2024-09-02 13:21    点击次数:142
管理、人性、财富、家学就看《资治通鉴》内部资料领取方式在文末回复【4】了解社群《资治通鉴》第七十五卷 魏纪七曹魏·邵陵厉公正始九年(戊辰,公元248年)【原文】何晏闻平原管辂明术卫数,请与相见。十二月,丙戍,辂往诣晏,晏与之论《易》。时邓在坐,谓辂曰:“君自谓善《易》,而语初不及《易》中辞义,何也?”辂曰:“夫善《易》者不言《易》也。”晏含笑赞之曰:“可谓要言不烦也!”(中间有点长,略过)辂还邑舍,具以语其舅;舅责辂言太切至。辂曰:“与死人语,何所畏邪!”舅大怒,以辂为狂。【译文】何晏听说平原郡的管辂精通占卜之术,就请求与他相见。十二月,丙戌(二十八日),管辂去拜访何晏,何晏和他讨论《易经》。当时邓也在坐,对管辂说:“您自己说善于研究《易经》,但谈话时却从不说到《易经》中辞义,这是为什么?”管辂说:“善于《易经》的人是不说《易经》的。”何晏含笑称赞他说:“这话可真是要言不烦哪!”(中间有点长,略过)管辂回到家中,把这些都告诉了他舅舅。其舅责怪管辂说话太直切露骨。管辂说:“和死人说话,还有什么可畏惧的!”其舅勃然大怒,认为管辂太狂傲。【解析】上面这段材料有点玄幻,但这东西怎么说呢,玄学的东西,你可以不相信,但是你不能不敬。管辂是三国时代精通天文、术数的大才。古代,天文这个东西属于小圈子流传的极其私密的东西,普通人不能学也学不到,但凡能学的都是家族有渊源的,且祖上有人担任过相关官职,你要私下学搞不好要灭门。用咱们现代的话来说,你在朝廷里面搞天文,属于专业性极强的工作,甚至算可以父死子继的那种,比皇帝还稳当。话归正题。管辂这方面有造诣,而且还会算命看相,自然是不少人想求他一看,其中就不乏权贵。这里插一句,但凡是做官经商到一定程度,都会相信命数风水这个东西,因为人力有穷尽时,很多时候当事人自己都没办法解释的东西,往往会归结于命数。何晏找管辂看相,想看看自己将来能不能到正国级。有道是,“骑着驴骡思骏马,官居宰相望王侯”何晏是曹爽的心腹,关系极其铁,两人深度绑定,而曹爽现在掌权朝堂上政由己出,明面是问何晏的前途,其实也是在问曹爽的未来。何晏不单单问了这个,还提到自己一梦。苍蝇绕鼻头。管辂给的话很不好听。愿君侯衰多益寡,非礼勿履,然后三公可至,青蝇可驱也。简单来说就是要何晏守规矩,这样以后才会平安落地。对管辂的话,何晏是很不屑一顾的,因为他和曹爽听类似的劝谏建言是在是太多了,所以才会有后面老生常谈的评价。当然,今天要聊的并不是何晏为什么不听管辂的话,而是没多久之后,司马懿发动政变,曹爽以及其党羽全部被灭族,人们惊叹于管辂的先见之明。为什么管辂会有如此眼光?当真是管辂精通天文术数《易经》算出来的?没有那么玄乎,今天就聊聊读书怎么读。管辂精通天文,又学《易经》,这些东西是要有家底才能学的, 这就意味着管辂家族成分不低,积累深厚能够撑得起他学习。精通《易经》不单单他是他只会《易经》而是他需要精通其他东西,才能够支撑他精通《易经》同时古代学天文你又不可能不和历史结合起来,因为天象和灾异在彼时人们认知中是和朝政有关联的,管辂在天文的时候必然会把历史也给学了。何晏说管辂精通《易经》却说话不提《易经》。夫善《易》者不言《易》也。管辂的回话有点打机锋的味道,内涵也不难理解。第一个角度,如果你真的懂、精通一门知识,且学到了深处,你是不会拿出来随便说,只有那些学了个半吊子的才会拿来到处说,深怕别人不知道你学了这个东西一样。就好比你学了厚黑学,你要真学明白了,你只会偷偷看,绝对不会告诉别人你知道这玩意。第二个角度,你善于一个东西,那么你说话做事往往会把这个你善于的东西给内化进去,如大音希声、有相无形,这个时候需要你说你在用《易经》?不用如此,但你处处又在用《易经》,因为你真的学进去了。第三个角度,任何一门学问,无论古今,你一旦深入的去学了,最后真真学进去的结果就是你会觉得自身的渺小,这门学问的博大精深,然后就有敬畏之心。你知道自己知道什么,更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,恰恰这个后者才是最关键的,这个才是真正厉害。体现在管辂说的善与不善之上,就是你越擅长,你越不会轻易开口提及。这三个其实就是我个人认为的治学或者学习的态度。不要显摆、以用为纲、谨慎敬畏。上面材料的最后,管辂把这事给他舅舅说了,他舅舅还批评他说的这么直白。而管辂却说和死人说怕什么。倒不是说管辂参与了司马懿的政变提前预判了结果,更不是管辂通过《易经》算到了曹爽以及何晏等党羽的未来结果。还记不记得之前提到的管辂善《易经》的前提是他得精通很多其他的学科。因此,管路在看到何晏的命运时,与其说是《易经》发挥了作用,倒不如说是诸多学科共同支撑《易经》发挥了作用。这东西你放在现在也是如此,你想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,并不是你把自己一个专业吃透进行了,而是需要吃透很多相关的专业才行了。这就好比是,人体奔跑,你看到的是四肢有规律节奏的运动,但实际上是全身上下肌肉群、神经、供血、供氧、呼吸、视觉等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。类比到人解决诸多问题,也是同样的道理。为什么管辂说何晏是死人呢?因为规律,把何晏套进去,他的结果大概率就是一个死。而这个规律,就是历史的算法,亦或者人性的算法。而我们读历史、读书就是在寻找摸索这个算法到底是什么。【闲扯】最后简单聊聊怎么读历史吧。个人认为读历史的人有三种。一种是看故事,图一个乐。另一种是找方法,通过历史人物的成功智谋来解决自己当下的问题。最有一种是寻找规律,通过发现历史脉络看到事物变化内在的逻辑与联系。三种没有高下之分,自己享受其中就是最好的。咱们重点来说说第二种、第三种。对于第二种,个人认为彼时彼刻不是此时此刻,人物属性、历史环境、生产力水平的不同,意味着以前古人怎么做有效果,当下的人很难借鉴他的做法,你照搬照抄是不行的。但这是否意味着古人的故事就没有借鉴意义了?非也,而是你要从第三种的角度去看。对于第三种,你看的不是单纯的故事,也不是古人做了什么,而是行为背后的逻辑是什么。找到运行的规律,你再把当下人做的事情套进去,那就基本上是差不多了。怎么找到规律?这个题目太大,今天就浅浅的聊一下。所谓的规律有很多,但是归根结底其实就那么几个是最底层、最基础的,你可以叫万事逻辑规律的底层源规律。人类社会无论未来发展到何种程度,人类这个物种,本质上也还是动物。而所谓的人性,其实是既有人性和也有动物性。人性是追求脱胎于肉体的自我精神感知上的存在与永生,而动物性则就是生存和繁衍。人的一切行为归根结底就是为了精神上的存在感与永生,与肉体上的生存和繁衍。人的一切行为必然利己说的就是这个。但一旦掺杂了社会性,那就就有所复杂了,因为资源的有限,和为了确保自身的利益优先级,就必须要博弈,或妥协、或合作、或消灭。你扣着上面这个去读历史,把人物的行为带入分析你就会明白对方为什么会如此做。当然,这个东西想要一次性说明白太难,甚至连我自己都觉得上面这些东西尚且有很多地方值得推敲琢磨,以后有机会继续深入聊聊吧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相关资讯